请选择你所在的地区
- 省份
- 城市
- 江西
- 香港
- 澳门
- 台湾
- 北京
- 上海
- 天津
- 重庆
- 河北
- 山西
- 河南
- 辽宁
- 吉林
- 黑龙江
- 内蒙古
- 江苏
- 山东
- 安徽
- 浙江
- 福建
- 湖北
- 湖南
- 广东
- 广西
- 四川
- 海南
- 贵州
- 云南
- 西藏
- 陕西
- 甘肃
- 青海
- 宁夏
- 新疆
【中国节·中秋】中秋节的由来
2024-09-14
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节日,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,因其恰值三秋之半,故得此名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中秋节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几经演化流转,注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因素,最终,“阖家团圆”的精神指向,成为现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。于2006年5月20日,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01中秋节的别名
01
中秋节,是仲秋之节,在进入秋季的第二个月,以十五月圆为标志,这天正值三秋之中,因此得名“中秋”。
02中秋节晚上的月色比平时更亮,因此又名“月夕”。
03中秋节在秋季、八月,因此又名“秋节”、“八月节”。
04中秋节古时人们会祭月、拜月,因此又叫“月节”、“月亮节”。
05中秋家人团聚,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,因此又名“团圆节”、“女儿节”。
06中秋时节正是各种瓜果成熟的时候,因此又名“果子节”。
02中秋节的由来
先秦 |起源
中秋节是由天子夕月、秋社、赏月以及月宫的传说等多种风俗事项汇合而成的,它起源于先秦,最后定型于唐朝。夕月即古代天子秋分祭祀月亮。夕月、秋社,可视为中秋节的渊源。
汉晋 |初成
由于中秋的月亮特别皎洁晶莹,从汉代开始,由祭月、礼月逐步形成赏月之风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,汉代是中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,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。据记载,在汉代时,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、养老,赐以雄粗饼的活动,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。
唐宋 |流行
唐代,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。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,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,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、玉兔捣药、杨贵妃变月神、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,使之充满浪漫色彩,玩月之风方才大兴。
北宋时期,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“中秋节”。这个时期,中秋节已成为世俗的隆重节日,登月台、安排家宴、团圆子女……此时中秋节有了重视家人团圆的趋向。
明清 |演化
自明朝起,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,唐宋时期那种赏月的浪漫抒情氛围、痛饮美酒的狂欢精神衰退,而贵人伦、重亲情的主题逐渐突出。清代,中秋成为与春节、清明、端午并重的四大节之一。
现代 |发展
2006年5月20日,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8年1月1日,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。在政府的引导下,中秋节借力文旅融合发展,逐渐又兴盛起来。
中秋节,人们通常会全家围坐一起,欣赏皎洁的明月,品尝美味的月饼,共度佳节。
点赞 196 写留言
0/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