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你所在的地区
- 省份
- 城市
- 江西
- 香港
- 澳门
- 台湾
- 北京
- 上海
- 天津
- 重庆
- 河北
- 山西
- 河南
- 辽宁
- 吉林
- 黑龙江
- 内蒙古
- 江苏
- 山东
- 安徽
- 浙江
- 福建
- 湖北
- 湖南
- 广东
- 广西
- 四川
- 海南
- 贵州
- 云南
- 西藏
- 陕西
- 甘肃
- 青海
- 宁夏
- 新疆
岩板离艺术和文化还有多远?差距在哪!
2021-06-28
艺术和文化是根,做产品,做设计,卖空间,其实都要有文化去支持,没有文化底蕴,没有艺术感,谈何做强做大?谈何设计感?中式有中式的艺术和文化,欧式也有西方的艺术文化,岩板产品怎么结合,才能把这个品类发言光大呢?
谈到岩板艺术,先回归到艺术的本质。艺术其实是一种语言,也是一种表现的方式,比如声音、音乐、绘画等一系列对生活、情感的表达。戴宣贵认为岩板是一种材料,而艺术是一种灵魂。如果材料没有得到升华,没有一种精神支撑,没有一种灵魂的话,它是一种枯燥的材料。
特别是在与设计师、用户交流中,如果能将材料激活,通过艺术赋予它精神或故事,从而传递给消费者,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。所以,未来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如何将艺术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,非常值得探讨。
就像背景墙“禅宗的三境界”一样。
第一眼看上去,第一层意思就是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”,就是山水的这种构图。这其实就是具象,它是第一种境界;
第二层意思就是“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”,看起来什么都不像,朦朦胧胧的。这其实就是抽象,通过干粒等一些工艺的手法创作出来的,它是第二种境界;
第三层意思就是 “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” ,属于升华的部分。这其实就是印象派,通过印象的设计手法和艺术处理融入产品。在创造过程中,这种作品的最终形成是需要通过一些设计、感情与消费者用户产生共鸣、共赏,从而达到一种心智的交付,它是第三种境界。
每个国家,每个品牌,每个企业的国情、消费的阶段性、主打渠道等方面不一样,其使命也不同。所以,我不太认同“意大利、西班牙比国内的产品强很多”的说法。因为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,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,未来这一块的差距将越来越小。其实真正的是文化的差异,意大利有其设计原理和方式方法,他们追寻的是欧式的空间调性,而中国的消费群体不一样,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适合欧式的风格,我们有自己的东方文化风格。总之,我认为存在的差异是阶段性,而且是有文化差异的。
周荣标认为,艺术的元素一直存在,花砖、立体墙砖、水刀拼花工艺、大板背景墙、三度烧工艺产品等,艺术岩板的诞生,相信也会成为B端客户的需求之一。
另一方面是to C端,C端细分也可以分成3个领域:to A端(艺术家)、to D(设计师)以及to C(消费者)。最薄能做1MM,可弯曲度高,岩板本身优异的性能,就像一张能永久保留画作风采的“宣纸”一般,对艺术家而言是很好的作品载体;对设计师而言,岩板尺寸大,可跨界应用,他们能将艺术岩板更好展示作品的品质感,甚至是设计师的理想图案或纹理也可以直接通过岩板及其应用呈现;对普通消费者而言,艺术岩板是调动他们互动与艺术参与感的最佳载体,利用岩板进行个人艺术创作、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文创产品,从突破想象的宣传方式切入,那艺术岩板必将很好地切入市场甚至成为主流。
艺术对岩板产品的开发是有启发作用的。中国美院首任校长吕凤子说过:“艺术制作止于美,人生制作止于善。”我认为产品创作也应如此,产品制作止于美,品牌制作止于善。艺术转化为产品的时候还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。特别是一些当代艺术,有社会批判的、有个人情感表达的、有观念表达的,并非所有的艺术形态都适合设计成产品。艺术更多的是表达自我,但工业产品首先要“善”,要与更多的环境匹配,当然软装领域的装饰画、家具等定制除外。如果要成就产品的美和善,这里面就要找一个角色,我们要自己能判断哪些艺术适合转化为产品,哪一种表达方式适合做成产品,我们也要有所取舍。
END
点赞 341 写留言
0/100